東南亞汽車制造遭受新一輪打擊 預計未來機會與挑戰并存
由泰國、印尼、馬來等 11 個國家組成的東南亞擁有 6 億人口,也是全球第六大汽車 銷售市場。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使其成為眾多汽車廠商爭奪的“寶地”,包 括日韓系、中資品牌等車企均已在東南亞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受 Covid-19 封鎖等影響,東南亞汽車制造正在遭受新一輪打擊
縱觀東南亞主要國家汽車產量數據,各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差異迥然。具體來說,泰國 是東南亞汽車制造規模最大的國家,印尼、馬來和越南也有較多整車制造工廠駐扎,緬甸 的汽車制造規模較小,而其他國家基本沒有汽車制造產業布局。東南亞市場的整車多以本 土生產為主,而對高端零部件的進口依賴程度較高。近兩年來,受 COVID-19 影響導致的 全球供應鏈危機致使東南亞的汽車制造業正在遭受新的打擊,由于半導體或其他進口高端 零部件短缺,眾多整車制造廠只能被迫減產甚至停產。據統計,2022 年 4 月東南亞各國 的汽車產量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越南和泰國的環比跌幅超 30%,越南更是接近 40%,而印尼和緬甸也有超 20%的跌幅。
同時,由于俄烏沖突對東南亞的影響主要通過大宗商品價格傳導,或將繼續擾亂東南 亞的供應鏈,加劇能源和金屬供應收縮,降低供應鏈的效率并增加商品成本,從而降低消 費者的購買力,阻礙東南亞地區整體汽車產業的發展。
純電浪潮席卷全球,東南亞或將加速搶占全球汽車供應中心地位
持續的中美貿易摩擦和中國新冠封鎖給中國汽車廠商的出口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 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全球車企布局中國以外成本占優的市場的熱情;同時新能源汽車浪潮席卷全球,各國汽車消費市場都在深度轉型,而部分東南亞國家也開始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積極推動純電車的產線布局。
泰國——計劃到 2030 年電車占汽車總產量的 30%,并推出新政將純電車的稅賦降 至 2%,同時為每輛純電車提供 15 萬泰銖的購買補貼。奔馳計劃今年在泰國生產純電車, 長城和豐田分別計劃在 2023 和 2024 年在泰國啟動的純電車生產,同時泰國國營能源公司 PTT 也計劃和中國富士康合作,在 2024 年生產純電車。
印度尼西亞——根據印尼政府的規劃,印尼將加大本國礦藏開發來擴大動力電池生 產和其他純電車相關業務,鼓勵汽車制造商投資純電車生產。目前,現代在印尼的工廠已 開始全面量產純電車,上汽通用五菱也計劃今年年底前在印尼投產迷你純電車。
馬來西亞—— 當地大宗生產巨頭 Fieldman 于今年初宣布將與中國長安合建一家合 資純電車公司,沃爾沃也于 3 月宣布將在馬來生產汽車。
越南——當地巨頭 Vingroup 旗下汽車子公司VinFast 預計在 12 月開始在本土及美 國生產并銷售純電車。
菲律賓——當地政府積極推出鼓勵純電車本土化生產的舉措,并已出臺新法律要求 當地的物流公司和公交運輸企業必須在特定期限之前將純電車占比提高到 5%。
預計未來東南亞汽車制造業將呈現恢復性增長,機會與挑戰并存
從全球資本和產業轉移的規律來看,由于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相較中國相對落后, 其制造業發展的后發優勢和可追趕空間也較中國更龐大,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正在逐漸蠶食 中國制造業的國際市場。尤其在中美貿易摩擦和全球疫情沖擊之下 ,以美國為主導的發 達國家集團正試圖推動去中國化的產業結構,部分車企也逐漸將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地區以 規避可能的政治風險,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全球產業鏈又有在向區域化的趨勢發展。
但同時,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中國已建立起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系, 國內扎實周密的上下游分工合作,眾多散點分布的產業集群以及龐大的零部件供應能力都 是東南亞國家難以在短時間內追趕上的。我國政策也在積極推動西部大開發,積極引導部 分產能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且相對來說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素質,生產交易成本和生 產效率都要優于東南亞國家。隨著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加強,其承接產業轉 移的能力預計也將不斷增強,因此我們認為東南亞地區汽車制造市場的機會與挑戰并存, 未來的產能轉移及后續發展仍有待觀察。